谁说万物互联一定要基于链接和网页呢?

首先要承认的是,大部分人并不关心所谓互联网到底为何物,又应该为何物,我们只是需要使用电脑和手机,而且也只有一个要求:用得爽就好

那么你对互联网本身形态的演变感兴趣吗?如果有的话,请继续阅读。下面是我一些个人化的思考。

在我看来,互联网在根本上,是一种组织和传播信息的形态。任何一个人,无论是生存还是娱乐,都离不开信息。最初没有互联网,只有电脑,一个不联网的电脑可以组织和承载信息,并可以让信息多样化。那个时候,电脑之间的信息,要靠人肉运送实现传播和流转。很快,聪明的人类就意识到,既然一个电脑可以组织信息,那么多个电脑一起组织信息的话,不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信息互联了吗?

很快,电脑互联网时代就到来了。普通用户可以通过一个叫浏览器的东西浏览各种网页,欣赏各种风景照和小视频,下载各种应用。也可以互发 email,互相加 QQ 好友。继而在电脑屏幕上彼此聊天,一起组队刷地图,打 boss,飙车,枪战。

那个时候,电脑是摆在房间一角里的虚拟世界。有人沉迷其中,有人视其为万恶之源。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迷其中,面对电脑浏览网页,写文档,制作 PPT成为正经事,成为很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慢慢地,互联网服务领域的专业人士有了这么一个共识:互联网的世界里,通过链接和网页,万物得以互联。这个共识背后,有各种支撑:

至今还记得,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对于刚刚接触互联网的我,简直就像魔法。可现在,我已经很少使用百度。

电脑互联网的时代,很快就结束了。紧接着,我们步入了手机互联网的时代。看上去,变化似乎也不大,不就是由电脑换成了手机吗?

其实,只要思考一个问题就可以了:在手机上,你能感受到万物互联的那种感觉吗?并不会,对不对?因为我们在手机上使用的是一个个app,而且不同于电脑端app,手机端app里即使有链接,也一般都是app本身帮你加载网页,而不是任由你跳转到浏览器打开链接。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微信,微信里的链接,你很少需要跳转到浏览器打开。最典型的,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巨大的内容生产平台,所有文章正文里竟然都不允许插入外链。只有一个阅读原文的小小口子可以通向外面的世界,可这个名字怎么看也没有哪怕一丁点万物互联的味道。

很多专业人士以此诟病微信的封闭,批评这个强行将用户锁定在微信里的行为。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微信的封闭,我只知道,好几年过去了,微信公众号依然故我,丝毫没有要开放外链的意思。

与之同相映的是,整个移动互联网本身也没有了电脑互联网时代里那个万物互联的景象,一个个app孤岛静悄悄地躺在一个个手机里才是当下移动互联网真实的面貌。浏览器只是app之一罢了,搜索框只是app里的一个强大功能罢了。

那么,这些就是全部了吗?我在一开始就说,大部分人不关心互联网是什么,更不关心互联网是否实现了万物互联,他们只求用得开心,用得爽。

可我有一个自己的想法,虽然用户不关心,但想让用户用得开心,用得爽,互联网必须实现万物互联,只有万物互联,信息的组织和传播效率才能达到最大化。但并不一定是以链接+网页的形式,至少现在的手机互联网就不是这个样子。

换一个角度的话,如果把手机本身看作是电脑互联网时代里浏览器的角色的话,app图标➕app页面到也是一种互联。可惜,这种互联感很弱。但是,用户对此还算接受。只是,慢慢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去下载新的app,每换一次手机,都会丢弃一批app。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在手机互联网的世界里,谁将可以担负起万物互联的重任?

不负责任的说,我觉得将是微信。是的,就是这个以封闭著称的微信,将会担负起万物互联的重任,满足用户用得开心,用得爽的根本要求。


不知是该恭喜,还是该怎样,总之阅读到该文的,你是第 人。每一次刷新,都是不同的自己。